高考后骗局频现,考生家长要警惕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0

高考结束了,但是考生和家长还不能放松警惕,因为有些不法分子正趁机实施各种招录诈骗。去年,山东的徐玉玉同学因为被骗走学费而心脏骤停身亡,令人痛心。那么,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骗局呢?下面我们就来揭露一些常见的骗局套路。

一、查分填志愿时小心木马病毒

查分和填志愿是高考后的重要环节,也是不法分子设下“埋伏”的地方。他们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考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,然后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二维码,诱导用户点击或扫描。一旦中招,木马程序就会植入手机,窃取银行卡等信息,进行盗刷或转账。还有些山寨网站会伪装成正规的院校网页,设置报名入口,骗取考生的个人信息。此外,一些填报志愿类的手机应用也可能携带木马病毒,发送扣费短信或推送广告。

防范方法:不要轻信陌生号码发送的关于高考相关的网址链接或二维码,要登录生源地招生考试信息网查询成绩、志愿和录取信息。下载填报志愿类的手机应用时要注意来源是否正规,避免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

二、交钱就能上名校?别上当!

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一些声称可以帮助低分考生上名校的招录骗局,例如“内部指标”“特长生加分”“交钱上军校”“低分跳档录取”等。这些骗局通常会利用考生和家长对招录政策和程序的不了解,以及对名校的渴望,进行诱导和欺骗。他们会通过网络、电话、短信等方式发布虚假信息,或者冒充招生官员、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进行联系,并以各种理由索要报名费、保证金、捐款等。

防范方法:不要相信任何以交钱为前提的招录承诺,要认清正规院校和招生渠道,不要轻信所谓的“内部指标”“特长生加分”等说法。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及时向教育部门或公安机关求证和举报。

三、助学金电信诈骗也要小心

除了招录骗局外,还有一些电信诈骗也会以高考为由头,例如助学金电信诈骗。这种诈骗的手法是,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或学校的工作人员,向考生或家长打电话,称其已获得某种助学金或奖学金,只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手续费,就可以领取。有些骗子还会让受害者转账到指定的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,或者让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,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诈骗。

防范方法:不要轻信电话中的助学金或奖学金信息,要核实对方的身份和来电号码,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汇款。如果有疑问,可以向教育部门或学校求证,或者直接挂断电话。

高考后的骗局是利用考生和家长的心理漏洞而进行的。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和警惕,多加了解和核实,就能避免上当受骗,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。